一、什么是心理亚健康:
根据世卫组织的定义,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调查显示,我国有60%以上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二、心理亚健康的十大典型症状:
1、经常感到不开心,对任何事情(包括之前特别喜爱的事情)都缺乏兴趣。
2、没有原因的情绪烦躁以及紧张,不能集中注意力。
3、不能表达自己,很难与其他人建立朋友关系。
4、有意回避社交场合,做任何事都是自己一人完成。
5、敏感,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不愉快。
6、多疑,总是感觉别人在议论自己。
7、经常因为小事与他人发生争执。
8、睡眠不好,经常入睡困难。
9、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不如从前。
10、有轻生的念头,觉得活着没意思。
三、心理亚健康的危害:
1、易于产生疾病。
2、学习、工作效率降低。
3、生活质量下降。
4、具有自杀倾向。
5、家庭伤害的危险性增加。
6、碰到高度刺激容易猝死。
由此看来,心理亚健康比躯体疾病对我们的影响大,有研究显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辍学、失业、失恋、家庭矛盾、离婚、人际关系纠纷等生活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心理亚健康。
四、心理亚健康的治疗方法:
30%的心理亚健康通过咨询、交流得到有效改善;70%的心理亚健康通过系统心理治疗就可以走出痛苦阴影。
1、心理治疗:一种以聆听、交谈为主的治疗手段,目的是使来访者改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抵御压力的能力,重建自信心、更好的认识自我。
2、自我调节法:
(1)想象脱敏法:用心理想象引起焦虑或恐惧的事物来逐步脱敏。
(2)疏泄疗法:利用或创造各种情境,把压抑的情绪抒发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从而较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3)放松训练法:有意识的放松全身肌肉,并因此而产生舒适的感觉和平静安宁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
(4)音乐疗法:用音乐陶冶性情,调整心境的心理保健法。
五、心理亚健康的调治原则:
1、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能正确的认识现实、分析现实,并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而去改造现实,而不是一味的逃避现实。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2、调整心态、控制情绪。
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
3、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切合实际的制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努力发展自身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4、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从实际出发去认识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做到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小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在与挚友间相聚之时共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
5、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学习。
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和学习中尽自己努力发挥自己的个性及聪明才智,并从成果中获得满足和喜悦,把工作学习当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同样,身处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与别人相处、学会与自然相处,幸福人生,从心开始!(县心理卫生协会 潘玉玲)